新闻中心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6月FOMC会议落下帷幕。与市场预期一致,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基准利率维持在5~5.25%。由于“暂停”加息在此次会议前已经是普遍共识,因此没有太多意外。相比之下,市场更关注的是7月和之后会议是否还会再度加息。今年以来,市场对宏观和政策变量高度不确定性导致了较大的“钟摆效应”。市场对美国增长预期从年初的“软着陆”到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后的“不着陆”,再到3月银行风险爆发后的“硬着陆”,货币政策预期也从停止加息到加速加息再到三季度降息;银行危机暂告段落后,降息预期也随之推迟到年底。
图表1:年初以来,货币政策预期已经出现了钟摆式的摆动
图表2:美联储点阵图长期目标利率估计
从结果上看,相比会议前市场预期7月可能还有一次加息的预期,美联储更新的“点阵图”预计可能还会有两次加息(从3月5.125%上调至5.625%),是明显偏鹰的,美股因此一度明显回调,随后在鲍威尔略微缓和的新闻发布会发言提振下才收复失地。美联储会议声明表示此次暂停加息是希望有更多信息来监测已有紧缩政策滞后的效应[1]。同时,美联储也大幅上调了对于年底的核心PCE和GDP增速的预测。
图表3:2023年6月FOMC点阵图
一、加息路径:“跳过”6月,7月可能再加,9月为时尚早;年底或逐步打开降息预期
此次会议美联储决定“按兵不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5.25%,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会前CME利率期货隐含6月不加息概率达94%。“跳过”此次会议不加息的理由,是为了有更多信息来观察已有货币紧缩的效果。毕竟,在美联储看来,3月SVB和5月第一共和银行风险才刚刚过去,可能“没有那么紧迫”6月连续加息,平衡一下短期风险和长期目标,以暂时不加息的“时间”换后续再加息的“空间”。
但是,让市场意外同时让未来路径更不清晰的是,此次会议更新的“点阵图”预计年内可能还有两次加息(上一次预测更新是在3月会议,恰逢SVB风险事件,因此当时“点阵图”是预计年内加息基本在5月就会停止)。相比会前市场普遍预期的7月再加息一次,是明显超出预期的。可能的理解是,两个月过去后,银行危机与债务上限都暂时平息,经济数据也依然维持强劲,因此最终的加息终点还是需要更高一些以匹配预计更高的增长和通胀预测(相比3月时预测的0.4%和3.6%,此次会议将年底的GDP和核心PCE预测调高至1%和3.9%)。因此,可以理解为美联储试图在短期防风险和长期控通胀之间平衡。
从预期引导的角度,一个更为“鹰派”的路径暗示可以防止市场过于“前瞻性”的乐观通过预期交易抵消收紧效果,使得金融条件维持在紧缩区域一段时间,这可能也是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加息并没有完全决定(a “live” one)的原因[2]。不过客观的讲,这也的确造成了预期的混乱。从CME利率期货看,市场对于再加息两次的点阵图预测并不完全“买账”,市场预期7月再度加息的概率为66%,并维持在这一水平,直到2023年12月或2024年1月降息。
我们认为,7月加息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判断9月后再度加息为时尚早。从鲍威尔表态看,后续数据对于现在“混乱”的加息路径就尤为重要。7月存在加息可能性的原因是:1)上调核心PCE后,对于美联储来讲需要有更高的加息终点“匹配”;2)7月FOMC时我们预计大概率能看到整体通胀在高基数等因素作用下快速回到3%附近,但核心通胀恰恰因为缺乏高基数还维持高位,而且增长和就业市场也大概率维持韧性。判断9月后再度加息为时尚早的原因是:1)同样在高基数作用下,9月底核心通胀有望回到3.5%;2)中小银行紧信用的效果可能也会逐步显现。
近期加拿大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加息暂停后的“意外”加息经验同样值得参考,加拿大在本轮加息周期中始终领先于美联储,整体经济环境也有一定相似之处(服务型需求强、核心通胀粘性大、就业市场紧张等)。今年一季度,在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下加拿大央行率先暂停加息,3、4月均“按兵不动”;但强于预期的需求、再度抬头的通胀(4月CPI同比4.4% vs. 3月4.3%,为10个月以来首次回升)和具有韧性的核心通胀(4月核心CPI同比4.2%)使得加拿大央行在6月会议上“意外”加息25bp(此前OIS市场隐含加息概率为44.6%)。澳大利亚央行也在5月暂停加息后,“意外”上调现金利率25bp(此前期货市场隐含加息概率仅为26.3%)。
对于市场更关注的降息,我们认为年内降息可能性不大,年底或可逐步打开对于明年的降息预期。在银行业风险不进一步发酵的前提下,我们认为美联储在三季度可能基本达到停止加息的条件,但今年内可能难以降息,年底或可逐步打开2024年的降息预期。我们测算信用收缩效果将在三季度开始加速显现进而压制需求,但超额储蓄缓慢释放将使得消费需求仍有韧性,四季度通胀甚至可能小幅翘尾、核心通胀难以明显进一步回落,进而导致货币政策或仍需维持偏紧。
图表5:从CME利率期货看,市场预期7月再度加息概率为66%;并维持在这一水平,直到今年末明年初转为降息
搜索